崇祯大明:从煤山开始_第66章 建奴南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66章 建奴南下 (第1/2页)

    ??临清州以北十余里,一支清军正沿着运河东岸逶迤南下。

    ??为首武将身材高大,满脸虬髯,身穿镶红边的明黄棉甲,头戴一顶钵胄,盔顶的缨枪足有两尺高,猩红色的流苏在风中微微摇曳,看着颇有些拉风。

    ??这个武将不是别人,正是建奴镶黄旗巴牙喇纛章京鳌拜。

    ??现在的情况跟历史上略有不同,历史上协同王鳌永招抚山东的是镶红旗,领军的是固山额真叶臣,可是现在换成了镶黄旗,领军主将也成了拜音图。

    ??不过动用的兵力数量还是不多,只有镶黄旗的两个甲喇以及正黄旗汉军的十个牛录,此外还有三千多包衣以及三千明朝降军。

    ??总兵力也只有一万两千。

    ??其中建奴只有三千余人。

    ??从德州进入山东地界之后便兵分两路,一路由镶黄旗固山额真拜音图率领经由平原、禹城从陆路直扑山东首府济南,另一路则以巴牙喇纛章京鳌拜为主将,正黄旗汉军固山额真祖泽润为副将,继续沿着大运河南下兖州府。

    ??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多尔衮的野心并不大。

    ??至少这个时候,多尔衮还没想过一统华夏。

    ??要不然,他就不会只是派出一支不足两万人的偏师南下,这完全就是一种政治投机,看看有没有便宜可占,有就占一点,没有就拉倒。

    ??用多尔衮自己的话来说就是,但得一寸是一寸,得之一分是一分。

    ??所以鳌拜也就没什么紧迫感,只是沿着京杭大运河优哉游哉南下。

    ??然而让鳌拜万万没想到的是,这一路上竟然异常顺利,兵锋所向,运河沿岸的故城、武城诸县都望风而降。

    ??其实这个时候,取消剃发令的诏令已经传遍整个北直,也已经传到紧邻北直的故城、武城诸县,各县官绅百姓闻讯之后便毫不犹豫的归降了建奴。

    ??没有理由顽抗,大明朝都已经烂透了,换个朝廷难道不好吗?

    ??所以这一路上,好几座县城望风归降,而且建奴还受到了当地官绅百姓的隆重欢迎,鳌拜遵照多尔衮的吩咐也没有进行烧杀掳掠。

    ??这种情形,就给了鳌拜一种强烈的错觉。

    ??只要大清兵到,东昌府乃至兖州府也会跟着闻风归降。

    ??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,当夜不收突然传回消息,说某地的官绅百姓不肯归降,鳌拜就会格外的暴怒。

    ??前方骤然响起马蹄声。

    ??随即一小队夜不收疾驰而回。

    ??为首的正是刚晋升白甲兵不久的雅布兰,棉甲上还插着一支箭矢。

    ??鳌拜见状一下蹙紧眉头,问道:“雅布兰,怎么回事?遇到贼兵了?”

    ??在鳌拜甚至所有建奴的想象中,陕西、山西、山东以及河南都是流贼的地盘,所以雅布兰遭遇的只能是贼兵。

    ??至于大明,早已经龟缩到江南。

    ??然而雅布兰的回答却让鳌拜愣了一下。

    ??“回大人,不是贼兵。”雅布兰道,“是明军!”

    ??“什么,明军?”鳌拜错愕的说道,“王鳌永和前明的那些降臣降将不是说,明军已经龟缩到江南,山东怎么还会有明军存在?”

    ??“末将不清楚。”雅布兰道,“但真的是明军。”

    ??鳌拜略一沉吟,便派人把祖泽润还有高第叫到了跟前。

    ??高第是原山海关总兵,跟着吴三桂一起降清,降清之后他的一万军队被多尔衮剔除了空额以及老弱,只剩三千人。

    ??这次高第也是跟着来了山东。

    ??说白了,就是来给建奴充当炮灰的。

    ??“祖泽润。”鳌拜一贯就看不起汉人,所以对祖泽润也是直呼其名,“你们汉军旗护着辎重,行动速度太慢,就坐船慢慢跟进吧,我们要先行一步。”

    ??祖泽润不敢拦,只是劝谏道:“大人千万小心。”

    ??“管好你自己。”鳌拜哼一声,即打马扬长而去。

    ??不到半个时辰,鳌拜便带着1500多八旗兵,1500多包衣奴才以及3000多降军赶到临清城下。

    ??只见城头上飘扬的果然是大明朝的日月旗,很好辩认,鳌拜在辽西与明军打了十多年的仗,对大明的日月旗可是印象深刻。

    ??鳌拜对高第道:“你去劝他们投降。”

    ??高第无奈,只能打马来到临清城关之下。

    ??“敢问城上是哪位大人?”高第拱手道。

    ??“大明临清州知州凌駉在此。”城头上出现一位头戴乌纱、身穿青袍的年轻官员,揖了一揖后反问道,“敢问足下是哪位?”

    ??高第便呐呐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

    ??好半晌后,高第才道:“大清天兵已至,凌大人何不早降?”

    ??凌駉哂然:“本官只知关外有建奴,独不知有所谓的大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